【灵幻文论 第22期 】勇于破除魔术路上的迷思

分享文章来自—张东岩

迷思1在魔术教学上,书就是比视频强

在这个问题上,我想从内容和形式上来做比较。

1. 作为一种形式:魔术教学其实就解决两问,怎么变(说明书)和怎么变得好(表演理论)。在“怎么变”上,视频比文字清楚的多,视频里几个画面所展现的内容往往需要几段清楚的文字,何况文字时常要配图才能描述清楚。在“怎么变得好”上,文字才有可能高于视觉,因为理论通常是抽象的、需要一个完整的阐述才能自洽。

2. 作为内容的媒介:既然文字并没有在形式上胜过视频,为什么无数大师还要我看书?这一现象客观上就是对书的迷思所推动的,正因为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承载魔术内容的媒介,人们把“经典”和“书“挂钩,形成了“书就是比视频强” 的假设,因此更多的新近的内容为了成为“经典”,就流入了文字中。

破除迷思:坚持看书,同时对于一些新出的书要非常小心。

关于看书的一些其他想法:

1. 看什么:

对于一般的书,在“看什么”上我是同意梁文道的观点,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开书单,而不是把这个责任丢给他人。对于魔术相关的书籍,由于其特殊性,应该先对各种书单做一个整理,取交集,也就是先读大家一般认为的必看书,然后再根据自己积累的知识给自己开书单。

2. 怎么看:

A. 语言障碍:这是阅读英文原文遇到的第一个坎,但值得庆幸的是,流程类的魔术书籍并不难读,词汇量要求不高,原因很简单,这一类的书籍不是文学作品,不会为了韵、为了文字的质感什么的去玩文字游戏。拿起牌这个动作就是pick up the deck,没必要写成 lay your hand upon the table and level it to your fingertip, 因此,只要跨过第一本书,接下来一本工作量会大幅减少。

B. 阅读技巧:是的,阅读魔术书籍也有阅读技巧,目的就是“速读”:

a. 阅读效果,如果书内没有提供效果,则翻到讲解的最后一部分,感受一下效果,如果不喜欢就干脆的跳过。很多作者会说,即使你不喜欢我这个流程但也有lesson to learn(值得学习的地方),这我是不同意的,经验应该来自表演,而不是阅读就能‘学习’到的。

b. 阅读中拿着prop,但不必一步一步跟着,浪费时间。

c. 作者灵感:除非是你觉得“这这么想到的”的流程,否则不必读。

d. 作者credit:对于参考文献比较完善的书籍,可以把这个手法/流程的文献好好看看,可以简单抄一下,形成自己的手法百科。

C. 流程笔记:对于电子书,建议将自己喜欢的流程手动转成纸质,形成自己的流程笔记;另一个方法则是把过程拍成视频。

迷思2大师
【灵幻文论 第22期 】勇于破除魔术路上的迷思
大部分大师是需要祛魅,无论是不是真‘大师’,也不能盲从,放弃思考。

几个Checkpoint:

1. ta为什么被大家称为大师(是谁?和他人区别在哪?有什么作品?表演如何)

2. ta是否只因某一方面出众(手法好、想法特别等)而被称为大师

3. ta是否仅因非魔术因素被称为大师(资历、年龄等)

当然,这些只是一个抽象的筛子,重要的是有自己的判断(这个判断可以很主观,很多时候就是你喜不喜欢,以及敢不敢说出来的问题)

迷思3没有糟糕魔术,只有糟糕魔术师
【灵幻文论 第22期 】勇于破除魔术路上的迷思
手法知识就是你的武器库,看似武器越丰富,实战就更灵活,这当然有一定道理,但未免找错了重点。

1. 手法不应成为表演的重点,我在手法选用上会倾向于不需要过多思考就可以执行的动作,我的Jog Shuffle 基本就达到了这个程度,可以边洗边和观众保持联系。

2. 死磕一个手法之前,要思考

a. 这个手法对自己的价值

Eg:拉牌(spring),

因为:拉牌会降低牌的使用寿命、需要一定的手部力量、和自己风格有别

所以:不练

b. 是否有更简单、直接的替换手法

c. 是否有天然限制阻碍我的练习

d. Outer reality:这个手法外观是怎么样的,是否是一个‘自然’或‘必要’的动作。从这个角度说,SWE Shift是一个没有练习必要的手法,因为把牌横过来的Outer reality是奇怪的。

e. 时间成本等等····

3. 对于一个门类的手法,不要死磕,但对于其他门类,则要多多了解,选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,结构到日常的节目中。在这一点上,我认为杯球是每一个serious student都应该好好研究的节目。

【灵幻文论 第22期 】勇于破除魔术路上的迷思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